国考录用新公务员九成来自普通家庭
中央电视台《新闻1+1》节目2011年11月28日播出《“国考”热,会降温吗?》,以下为节目实录:
节目导视:
报名133万,参考超96万,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幕落下。
考生家长:
公务员出路好,工资稳定。
报名人数下降,参考人数下降,双降背后国考热是否迎来拐点。
人社公务员管理考试司司长 聂生奎:
这个最重要的是,广大考生更加理性报名的结果。
变动中的社会,变动中的年轻人,2012年90后初登职场,他们会带来什么样的期待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策研究中心 秘书长 唐钧:
这些年轻人进去以后,能够给政府带来一个朝气。
《新闻1+1》今日关注“国考”热会降温吗?
评论员 白岩松:
你好,观众朋友,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《新闻1+1》。
首先咱们先猜猜谜,来给您先看两张照片,先看第一张,这张照片上是人山人海,人特别多,在干什么,我第一知觉是这是春运,中国只有春运的时候人才这么多,可是再仔细一看不太对,为什么呢,有小包但是没大包,到春运的时候一定会有大包。
我们再接着看这个画面,人山人海,这就更壮观了,这是黄金周去哪个景点?不对啊,因为从远处能够看出年龄大致相仿,连个孩子都没有,老人也不多,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,这是干什么呢,跟您赶紧说了吧,这是昨天进行的国家公务员的招考。
这几年以来每到国家公务员招考的时候,真是人山人海非常壮观,热度是持续的,今年依然很热,我们一起关注。
(播放短片)
解说:
11月26日广东,相比去年少了些许媒体的报道,多了一些平静的氛围,但是学校周边早被高价预定一空的宾馆,考点周围忙着踩点了解环境的考生,这些都还是向人们传递出一个信号,2012年的国考又要上演了。
画面提示:
2011年11月27日新闻
画面解说:
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,今天在全国举行,96万多考生在全国31个考区869个考点参加了考试。
解说:
昨天,超过96万考生走进考场,被贯以“倾城一考”之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,依旧吸引着众多的年轻面孔。
广东台记者 曾超:
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,中央级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,但是像国税、海关这样的单位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,今年仍然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,所以这些往年就大热的职位,今年显得尤为热门。
湖北籍考生:
我是应届毕业生。
记者:
你今天报的什么职位呢?
考生:
我报的是黄埔海关。
湖北籍考生1:
也是在东莞海关。
记者:
为什么去海关?
考生1:
主要的一个理由是它接收的专业比较广泛,没有那么多限制。
解说:
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信息,今年有46个招录职位的报考比例超过1000:1,其中,最激烈的达到4124:1,不过职位报考两重天的局面似乎并没有改变。海关、国税等直属机构西部和边远的职位报考比例相对较低,甚至有少数岗位无人报考,冷热之别依旧存在。
考生2:
(以前)有一些是盲目报考,但是现在呢,虽然报考的人少了,他们都是真心想考公务员的,竞争激烈了,他们都是有很大的准备的那种。
解说:
今年报名人数133万,比去年下降约10万,参考人超过96万,比去年下降6万。考录比例创下4年来的新高,达到53:1。
人社部公务员管理考试司司长 聂生奎:
这个最重要的是,广大考生更加理性报名的结果。也是由于我们整个职位招考更加明晰,我们机关确切知道自己所要的人,所以这个两方面结合,导致了整个报名人数的下降。
解说:
报名人数减少,参考人数减少,双降的到来,被众多专家看做“国考热”拐点到来的标志。而这种降温,是否真的会成为拐点,似乎依然值得观察。
考生家长:
考不进明年再考,一定要考,公务员出路好啊,工资稳定。
记者:
打算考几年?
考生家长:
考三年。
考生家长1:
今年第三次了,今年考不上嘛,明年再考一年。
白岩松:
火呀,真是火呀,然后今天我就看到很多媒体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简称,你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,都给简称称,一起来看这个PPT,“国考”,都是“国考”,像“国脚”,“国脚”咱就不提了,全把简称变成了“国考”可见这个考试的地位,可见大家对这个公务员职位的这种热度的追求,既然是国考也有些部门觉得现在太火了、太热了有点不好意思。因此数字稍有变化,马上国家公务员局就跳出来说,已经出现了降温,但是我今天下午看一些晚报,包括其他的一些媒体,包括我自己,不认为“国考”热已经降温的这样的判断。
我们来看一下,2002年的时候考录的比例是13个人就能招一个,2005年上了一个台阶,是35个人招一个,2008年的时候是46个人招一个,到了2011年的时候比较高峰59个人才招一个,今年说是降温了,53个人招一个,您这么一比较历史的跨度一比较,基本上没有降温。
另外还很重要的是,表面上参加考试的人数比去年少了6万人,但是你今年有限制,有的必须有两年的基层的工作经验,另外现在大学的毕业生整体的数字在慢慢减少,因此可以说目前的53:1依然是在一个极高的热度下,我们一时间没有太看出来出现了比较大降温的可能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去关心,孩子们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?今天下午到晚上我们用几个小时的时间专门做了一个调查,看一下挺好玩的。4000多人参加投票,认为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,40%左右的人说待遇好,职业稳定的接近30%,社会地位高24%,只有5%选择为公众服务,但是公务员这三个字,应该是为公众服务的。但是,其实只占5%,找工作多条路,多个选择总比不选强。
我们再看你的专业背景是什么,这里工学比占到了39%,文史哲、社会科学加起来接近50%,我们看最后一个很有意思,报考公务员您选择职位的时候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?根据被录取的可能性去考,这样的话占到了51%,根据工作所在地占到了20%,我想去广州、我想去上海、我想去北京等等。根据专业选择16%,而根据自己爱好的只有7%,根据现有工作经验的才6%。也就是说大家非常具有目的性,我只是为了考上,我喜不喜欢不重要,我干没干过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都不重要,它占到了第一位。
好了,这一段时间我们等于粗略给大家了解了一下背景,就要提出这样的问题,公务员考试如此之热应该吗?该不该降温呢?而且挺让人感慨的是,小20年前的时候,当初是从公务员里往外走,现在是都往进,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,选择一个案例一起解剖一下。
(播放短片)
解说:
2011年的“国考”大军超过96万,随着今年公务员考试落下大幕,关于公务员热的讨论又一次被重新提及,许多专家学者也在试图解释这一现象,中国社会科学院、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,就发表了多篇文章,而1948年生于上海的他,也曾经做过公务员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:
高中毕业我20岁,然后到江西插队,当农民去了,1975年的时候就被推荐上了一个中专,1977年中专毕业的时候就有一个所谓的国家干部这样一个身份,所以到1980年,我就进了县民政局当干部。
解说:
30出头的唐钧成了一名公务员,但在他的印象之中那只是一个普通工作。
唐钧:
大家当时在县城里面的时候,我算国家干部,还有很多人算工人,或者是商店的营业员等等,大家彼此之间好像没有那么多等级的看法,其实大家都觉得都还是差不多,反正都算有工作,拿工资的人。
解说:
从1980年到1984年,唐钧在江西省峡江县民政局任职4年,随后进入民政管理干部学院学习,1987年进入湖南省民政厅工作,而就在这时唐钧身边的一些朋友则选择了下海经商。
唐钧:
一些年轻的干部下海去经商,到企业,搞实业等等,当时也算是一股风潮。
解说:
在唐钧看来,放弃公务员转而成为商人更多的是个人的选择,而在那个年代一些地区对于公务员的看法也与现在大相径庭。
唐钧:
(当时)温州人的说法,对小孩说,像你这种人读书读不好,将来只能去当公务员,当时的说法就是这样。
解说:
唐钧说,其实自己也并不是很适合做公务员,所以进入不惑之年以后便潜心于学术,而这些年在他带的研究生当中,毕业时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也绝不在少数。
唐钧:
我估计我的学生当中,应该是在90%以上都考过公务员。
记者:
从哪年到哪年的事情?
唐钧:
应该从2006年以来。
解说:
这名社会学家从另外的一个视角看待着目前的“国考”热,他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。
唐钧:
据我的观察,包括我的学生,他们选择去考公务员,其实他们的想法我觉得最主要是求安稳。
白岩松:
可能还得往上加,不仅仅是求安稳,社会地位高、福利好,而且毕竟也有官本位的因素在这里,它可能是一种综合的概念。其实挺让人感慨的,其实我接上他那句话,其实现在就得说了,你要是学不好的话,你就当不成公务员了,跟过去的说法不太一样。
你看咱们1992年的时候就确立了市场经济这样的准则,到1997年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,跟民营和公有都非常平等。但是从1992年到现在经过了19年市场经济的磨炼,可是大学毕业生年轻人们选择职业的时候,反而更加坚决的要选择进国家机关,去当公务员,然后去国企。但是民企,甚至私企甚至外企都开始降温,这该让我们思考一些什么呢?是不是社会相当现实和功利是看得出问题的,我们是不是需要改变,其实我们不妨透过三个人的不同意见来分析一下,为什么会有过去可能公务员进国家是冷,现在如此之热,各有各的看法。
十年砍柴以身说法,“16年前我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中央部委公务员,12年前又告别了公务员的身份,那个时候公务员不火,收入和福利远不如在合资企业的人,这才是正常现象。因为企业创造财富,政府机关管理并消耗财富,近几年公务员热,说明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分蛋糕,而不是去做蛋糕,原因乃是分配机制出问题了。”
对此潘采夫有另外的分析的角度,“十多年前外企很受到大学生欢迎,民企吸引力也不错,大学生那时候有创业的梦想,而公务员还真不太受待见。现在反过来了,这种变迁的背后可能有规律可循,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,政府开始管得少了,企业和社会发育迅速,而现在政府管的又多了,国营企业权力大了,民企发展减缓了,社会的创业激情下降了?”我觉得可以加上问号。
但是曹林持不同的看法,“公务员热也许只是一个伪问题,当前的就业形势下,有几个岗位不热呢?公务员岗位的热,其实不比好企业的岗位更热,1000个人争一个海尔的位置,公众觉得跟正常,而100个人争一个公务员的岗位,公众就觉得是大问题了。公务员热主要是公众的一块心病,因为对公务员群体有意见、有偏见,认为其高福利、高稳定、高保障、高权力,所以不能容忍年轻人去报考公务员。”
各有各的看法,但是先不管怎么样的看法,接下来给您透露一个新的信息,有人说1992年的时候是70后正式走向社会,2002年时候是80后正式开始大批量的走向社会,2012年将是90后正式走向社会的开始,今年国家的公务员的招考当中,已经开始出现了90后的身影,他们将给我们的政府机关带来什么样的变化,是把他们这些英才慢慢地变成庸才,还是他们这些英才变得更加英才,去推动政府的这种前进?我们来关注这个90后,他们来了。
(播放短片)
南京考生 缪佳云:
“国考”真的是打酱油去的,省考是给自己一个机会。
相关文章
国考行测题型题量变化分析难度增加 (2011-11-28 15:38:42) |
国考《行测》题量与去年保持一致单项有变 (2011-11-28 15:34:13) |
国家公务员局:公务员考试不存在就业歧视 (2011-11-28 15:30:38) |
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(地市级)参考答案 (2011-11-28 15:27:00) |
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(地市级)真题解读 (2011-11-28 15:25:38) |
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(副省级)参考答案 (2011-11-28 15:24:17) |
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(副省级)真题解读 (2011-11-28 15:22:10) |
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和差倍比三种常见问题分析 (2011-11-28 15:17:38) |
瘦肉精黑作坊等事件入题 国考申论拷问道德滑坡 (2011-11-28 15:08:26) |
国考录用比率约53∶1 报考日趋理性招录体现公平 (2011-11-28 15:04:58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