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力“营改增”,老工业基地调了结构,补了短板
近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要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,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,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、措施实、接地气的改革方案,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,让实践来检验、让基层来评判、让群众来打分,确保改革落地见效。
改革能否成功,实践是检验的标准。近来,国家推出了一批接地气、有实效的改革措施,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、产业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我们选取一些地区、行业样本,分别聚焦“营改增”、资源税改革和养老金投资新规等,汲取改革智慧和经验,希望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“火花”。
今年上半年,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,备受社会关注。工业结构比较单一,传统产品占大头,是制约东北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借力改革调结构、补短板?记者近日赴辽宁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“营改增”消除重复征税,打通二、三产业的抵扣链条,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
“一边是劳动力成本上升,一边是产品价格走低,两头挤压再加上市场需求不旺,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低。”采访中不少企业反映,尽管辽宁的装备制造业量很大,但是附加值比较低,保利润主要是靠增加销量。一旦市场需求不旺,企业的日子就更加难过。
“长期以来,制造业一直是辽宁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,全省近六成的国税收入来自制造业。”辽宁省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王蕴介绍,作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,上半年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较为严重。其中全省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%,金属切削机床、矿山专用设备产量分别下降14.8%和17%,水泥专用设备、金属冶炼设备等产品产量下降幅度更是超过40%。
制造业利润下降,在税收上也有所体现:上半年,辽宁省制造业企业所得税预缴同比下降9.6%,全省重点监控的441户制造业企业缴纳地方税收70.6亿元,同比下降14.8%。
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,对辽宁来说是个大问题。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偏“重”,工业“一柱擎天”。服务业一直是辽宁经济的一块短板,第三产业规模小、比重低。服务业发展滞后,市场回旋余地小,直接拖了经济的后腿。补上服务业这块短板,该从哪里入手?
“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,并将二、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,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。”辽宁省地税局局长常海表示,补服务业的短板,远不是多建一些酒店、餐饮等商业设施那么简单。辽宁服务业的短板,是“短”在了生产性服务业。
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部分,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产品研发、工程技术服务、物流配送等,具有专业性强、产业融合度高、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,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。按照“微笑曲线”理论,制造业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是“嘴角”的两端———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开发,以及下游的物流配送、工程服务等环节。
2012年起,“营改增”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,现代服务业税负下降,其他行业购买服务可以抵扣税款,推动了服务业加速发展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国纳入“营改增”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,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,第三产业税收占比持续提高,反映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。
辽宁省委、省政府决定,借助“营改增”做大生产性服务业,让“微笑的嘴角”翘起来,在调结构的同时助推制造业升级。
制造企业内藏“富矿”,通过改革将内置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分出来,面向市场自立门户
“辽宁的生产性服务业并非一张白纸,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。只是大部分都隐身在制造企业内部,需要通过改革来激活它们。”常海介绍,辽宁的工业门类齐全,很多大型工业企业拥有着雄厚的科技和配套服务、物流等资源,这些内置型的生产服务资源一直“养在深闺”。第一步,就是要把这些内置资源独立出来,走向市场,让社会共享。
随着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剥离并专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解决企业“服务内置化”问题,是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跨越的一道坎。传统企业多以生产为核心,研发设计、资源管理、仓储运输、售后服务等生产服务环节专业化程度低,运行成本高,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。
2014年辽宁省国税、地税局联合成立改革领导小组,帮助大中型工业企业把内部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分立出来,以此为突破口做大生产性服务业。今年初,省政府出台政策,从财税、土地、金融、价格、人才等方面支持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。针对服务业水电气费用、土地等价格远高于工业企业的问题,辽宁在全省14个城市实行服务业与工商业用水、用电、用气、用热同价政策,为服务业企业减负近9亿元。
“分立后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,属于‘营改增’试点范围。二、三产业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保持完整,税收负担明显减轻,有利于促进二、三产业创新发展。”辽宁省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芦有林介绍,新成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需要办理税种登记、一般纳税人身份确认等涉税事项。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,自今年4月1日起,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登记办理,纳税人只要资料齐全,主管税务机关即当场登记办理,不再需要查验审批。
一年多来,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工作进展顺利,得到了很多企业的积极响应。2014年,全省共分立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425户。今年上半年,全省已有579户工业企业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立,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。
“分灶吃饭”促进社会分工细化,原来的“辅业”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
在已分立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中,目前不少企业实际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有一些已初步具备行业或区域优势地位。
“过去企业都是按‘大而全’的方式运营,资源利用效率低下。现在把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出来,不仅可以为本企业服务,还可以面向社会提供服务。”沈阳远大企业集团董事长康宝华介绍,去年集团投资3000万元,将幕墙产品检测检验的功能分离出来成立检测中心,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功能齐全,可为不同结构形式建材产品提供检测试验的服务机构。今年上半年,集团生产性服务业收入已经达到企业全部收入的70%,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更是达到75%。
作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,沈鼓集团自2011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后,近几年主营产品单机制造和机组成套设备已接近饱和状态。“做大生产性服务业,让我们找到了新的增长点,在经营模式上实现了二产、三产比翼齐飞。”总经理孔跃龙介绍,2014年集团服务业总收入16.6亿元,实现利润2.9亿元,占集团全年总利润78%。今年以来,生产性服务业经营收入和利润占比仍在进一步扩大。
“以前企业的利润,主要是靠制造销售大型设备。现在我们给客户提供从设备到工程服务的全套定制,附加值明显提高。”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公司董事长王政权说,借助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,公司已经在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投资建设油田、工程服务等3个大项目。
“近2000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分立,等于把全省现代服务的架子搭起来了,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。”辽宁省国税局局长张捷表示,前两年,辽宁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足40%,今年上半年已上升到46.7%,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,还是低了2.8个百分点。不少生产性服务企业刚刚分立出来,仍处于“散、弱、小”的状况,还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进一步通过资产、人员、技术整合增强竞争实力,实现市场资源共享和业务优势互补,让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。
课程推荐
-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
-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
-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
课程班次 | 课程介绍 | 价格 | 购买 |
---|---|---|---|
特色班 | 班次特色 |
290元/一门 580元/两门 |
购买 |
-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